綏中縣永安堡鄉把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大好機遇,揚長避短,因地制宜發展旅游等特色產業。預計今年財政收入可達50萬元,大幅度超過年初核定的1.2萬元財政收入基數。
地處西北部山區的永安堡鄉是綏中縣最邊遠、貧困的鄉鎮之一,下轄8個行政村,3個村是集體收入為零的“空殼村”。2015年至2017年全鄉納稅企業完成的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平均數僅為1.2萬元。
“縣鄉財改對于我們鄉是刺激最大的,如果我們還不自立,一味要錢,富民強鄉、鄉村振興的愿望就實現不了。”鄉黨委書記李方起說,“只有積極招商引資、培植稅源一條路可走。”
位于永安堡鄉的大風口水庫是綏中縣飲用水水源地之一,水源保護區的規定使永安堡鄉發展受到一定限制,但是也使這里良好的生態環境得到保護。蜿蜒在蔥郁山嶺中的西溝原生態明代古長城、矗立在陡峭山峰的遼代雙塔、五花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都在永安堡鄉境內。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大的資源。”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永安堡鄉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旅游資源謀劃發展旅游業和生態產業。培育西溝原生態長城和妙峰寺遼代雙塔兩條旅游線路,籌劃通過建設農家院、挖掘生態旅游產品、搭建網上宣傳平臺等措施開辟旅游產業,并做好已有的峽谷漂流項目的各項服務,理順稅收關系,協助企業擴大峽谷漂流知名度,帶動西溝等四個村掙旅游錢。
同時,打造“生態農業”品牌。北河村生態園是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示范項目,今年收入有望達到10萬元。以此為龍頭,永安堡鄉引導其他村發展生態農業。以無公害、綠色的高標準,引導蘋果、栗子、板栗和油栗四大主要農產品的種植生產,建設恒溫庫,擴大農產品反季節銷售,增加農民收入。
招商引資嚴把生態關。永安堡鄉吸引在外地的永安堡人返鄉創業,去年年底注冊成立了一家不影響生態環境的物流公司,預計今年該企業上繳稅款可達50萬元。他們還鼓勵本土企業家開辟新的創業項目。目前,秸稈膨化項目已經籌劃,項目實施后可緩解秸稈焚燒污染環境問題。(記者費靈雨)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