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住酒店集團11月11日公布今年三季報,歸屬股東的凈利潤2.236億元,同比增長49.5%。經濟型酒店利潤攤薄,如家、鉑濤紛紛求得大樹,華住何以迎風獨立,還有不俗的業績表現?業內分析,減少直營店的比例,重資產紅利凸顯,擴大加盟店,輕資產模式也使得華住在面對市場疲軟上顯得有優勢,升級品牌也帶來利潤增加。經濟型酒店大潮已去,華住或期完善品牌和經營以實現一枝獨秀。
三季度凈利增長49.5%
根據華住三季度財報,凈營收16.002億元,同比增15.3%,歸屬股東的凈利潤2.236億元,同比增長49.5%。而如家三季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1.456億元,同比下滑約40.33%。
對此華住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稱:“這完全得益于我們多品牌路線的日漸成熟,集團旗下有四個年輕的品牌在三季度內都達到了100家店的里程碑——全季酒店、星程酒店、海友酒店以及怡萊酒店。除此之外,華住也非常重視用戶體驗的塑造和收益管理的加強,而這些提升都將堅固我們與客戶和加盟商之間的關系。”華住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主要是由于集團的多品牌戰略。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華住近8個季度財報發現,凈營收數據分別是26.8%、19.3%、20.5%、21%、15.7%、17.1%、16.9%、15.3%,增幅波動下滑,且三季度本該是旺季,但凈營收的增長卻是8個季度以來的最低值。業內分析,“華住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整個經濟型酒店市場疲軟的影響,但這也表明,華住凈營收再創新低,利潤卻實現最大增幅,這是它經營上的優化”。
輕資產模式是利潤引擎
截至今年三季度,華住共有2588家酒店,業內分析,但升級品牌全季、星程以及年輕的經濟型酒店品牌海友、怡萊規模有限,帶動作用也有限,減少直營店比例實現輕資產模式發展或是其主要原因。根據公開報道數據,華住2012-2015年(數據截止到2015年三季度)直營店的數量分別是465家、565家、611家、619家,直營店增幅明顯放緩,加盟店四年的數據是516家、835家、1376家、1899家,占比漸高。“直營店比例減少帶來重資產紅利。”業內人士指出,以加盟店為主的輕資產模式能夠使得華住實現以較少的成本實現利潤。
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分析,“高端酒店房價向下走封殺了中端酒店房價的上升空間,全季和星程等升級品牌也在承壓。規模有限、利潤空間有限,對業績的帶動作用也比較有限的。而加盟店只需要少量人員品牌管理,絕大部分加盟費可以轉化為凈利潤。因此,利潤主要還是輕資產的帶動作用”。
此外,江蘇九洲環宇商務廣場管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方世宏補充道,盡管升級品牌的帶動作用有限,但也不可忽視,如家相應的升級品牌開業酒店分別是56家和19家。“兩者利潤差別也是升級品牌規模的一個表現。”
完善品牌管理或獨秀市場
經濟型酒店持續疲軟,利潤空間攤薄,各家酒店除了升級品牌外也在尋求其他出路。6月首旅等買方集團向如家發起私有化要約,9月錦江以超高溢價收購鉑濤,大體量的經濟型酒店集團惟華住迎風獨立,華住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成為業內關心的問題。
“華住的發展較之如家和鉑濤穩健得多。”該業內人士分析,“從發展規模來看,如家旗下和頤和如家精選的增長速度明顯不及華住旗下的兩個品牌。而另一個經濟型酒店集團,則在品牌戰略上顯得有些冒進,過于全面而少有精耕。”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對華住而言,看大浪淘金,然后在自己的體系內實現從無到有的建設,比起刪繁就簡、改弦更張更為容易。一旦實現品牌和管理的完善,對于華住來說就是一枝獨秀的局面了”。
方世宏表示,華住或是在觀望,以尋求較好的變現時機。季琦此前是如家的聯合創始人,也曾在攜程任職,加之購入如家近5%股權這一資本動作、投資城家公寓等項目,華住可能更關注利潤和效益。
趙煥焱總結表示:“上策是通過加強管理實現一枝獨秀,擴大加盟店規模取得更大效益,中策是設法提高估值,待價而沽,下策是隨波逐流。”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