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客棧又稱杜家大院,為前店鋪后居室的民居兼商業型院落。原為大“財東”杜寶山的居所。該大院建于清代,木質穿逗結構,串珠式四合院格局,占地二畝左右,房屋建筑面1100多平方米,大小天井七個,房屋43間,進出街門三道。前面臨
狀元洞,位于四川省閬中市大像山上,所屬東山園林。出大佛寺沿虎溪而上,層巒處即見一天然巖穴,長34米,深約20米,穴口高4米許,有山泉從上巖流瀉而下,匯為巖穴前面的瑞蓮池。有一個天然生成的巖洞,此洞就叫狀元洞。狀元洞又叫讀
閬中胡家院位于學道街25號,建于清朝康熙年間,至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川北民居的典型代表。胡家院現在還居住著第8、9、10代子孫,祖上世代行醫,醫術享譽閬蒼南一代。胡家院現在有堂屋,廂房,書房,臥房等一共8個展室,
老寨山盡管路途陡峭,依然吸引了不少攝影發燒友奮起攀登。老寨山海拔300余米,雖不高,卻有一千一百多個階梯。見到圓拱山門走上圓拱山門過后,接近頂處會見兩架鐵梯,順著鐵梯往上就能到達山頂。千萬別走錯路。在山頂遠眺,漓江在山腳
漓江在陽朔大橋拐了個彎,東岸沙灘一帶遂叫“白沙灣”。沙灘沙礫潔白如雪,倘若夜晚漁民捕魚,在竹排上燃起簇簇松明,光柱倒映江中,與月光、銀灘交相輝映,十分美麗。此景稱之為“白沙漁火”流遠陽朔的碧蓮峰后因愛山峰阻擋形成了一道河
陽朔縣陽朔鎮矮山村原為墟場,稱矮山墟,在1952年前為陽朔全縣的9個墟場之一。據史料記載,矮山墟最早成墟為明朝后期,是從與之相鄰約4公里的陽朔縣高田鎮樂響村遷來的,原名都樂墟。該墟場遷至矮山后,曾一度沿用“都樂”墟名,而
平安鄉大嶺山桃園位于恭城西嶺鄉大嶺山屯。陽春三月,大岒山桃園-漓江畔上的中國桃花藝博園,十里桃花,百里畫廊,萬畝桃花相映紅;金秋時節,水果飄香,果不醉客客自醉。有山歌唱道:“來到恭城逛果園,果子碰頭又碰肩。萬畝果園耍一轉
舊縣村原名仙桂村,唐武德4年曾做為從陽朔分置出來的歸義縣縣城,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后人將村子改名為舊縣。舊縣絕大多數人口姓黎,村中有一黎氏宗祠。與別處祠堂不同,黎氏宗祠的木雕保持還算完整,特別是大門前的那兩個龍頭,更是巧奪
天柱峰景區又名青峭灣景區,地處九子巖景區西南部,總占地約20平方公里。天柱峰是天柱山的主峰,外形酷似石筍,又名石筍尖。天柱山現已晉升為5A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等等,風景優美深受國內外游客喜愛。
垓下,俗稱霸王城,位于今固鎮縣濠城沱河南岸。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率諸侯兵三十萬,追擊西楚霸王項羽,同年十二月,項羽十萬大軍被包圍于垓下,被迫與劉邦決一死戰。垓下之戰,楚軍陣亡四萬,被俘兩萬,漢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全殲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