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特地邀請了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復旦大學博物館館長鄭奕,從她的視角來剖析博物館日漸走紅背后的故事。
“博物館熱”——公眾參與的文化新高地
目前,國內博物館在結構轉型的社會背景下,一個重要目標就是邁向真正的公共性。因此,博物館一切創新的核心其實是讓觀眾擁有愉快的參與式學習體驗。而國際博物館界發展的趨勢也是越來越重視公眾參與,注重博物館的教育、服務功能。鄭奕認為,如今的觀眾來到博物館已不再是為了尋找一個權威,而是尋求一種對話;不僅是為了獲得某種知識,更是為了一種體驗,審美、學習、發現,或是娛樂、休閑和社交。因此,放眼國際,博物館也要創新地提供這樣一種對話和體驗平臺,無論在展覽的設計、教育活動的策劃上都需充分體現與觀眾互動、交流,為他們服務的理念。
當下,博物館與城市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事實上,博物館對城市發展有短期和長期效應之分。短期效應可定量、也往往有形:如就業率、博物館經濟收益,以及旅游業發展、財政收入、房地產價值提升等。長期效應可定性、但無形,涉及軟實力中的概念,如教育啟蒙、創新互動、品牌打造、文化遺產保護及國際影響力提升等。博物館助力城市軟實力可體現在一系列方面,包括:博物館提升教育及創新價值,博物館助推地方特色與城市形象構建,博物館對地方身份認同、公民意識構建同樣至關重要。
“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文化中樞的社會效應
提及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鄭奕覺得應該從兩方面來解讀。一方面,博物館正在尋找創新方式來解決當代社會的問題和沖突,努力、積極、主動地應對當今社會的挑戰。博物館的展示教育不僅貫連古今,也可折射時下社會真貌,甚至為未來提供思考與探索空間。社會的脈動及民眾所關心的話題,是最好的博物館展覽故事敘述和教育輸出方向,以反映社會需求、促使社會發展。而這就是對“傳統的未來”的最好嫁接。
另一方面,作為社會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典型,博物館有能力在不同文化之間建立對話,為和平世界搭建橋梁,并定義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博物館作為不同文明間對話平臺的重要作用,以史密森博物學院為例,它是全美以及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館集群,2010年鄭奕曾在此做深度研究。史密森選擇了美國非洲裔國家歷史和文化博物館作為其第20座直屬博物館,這是全美第一座全方位展示黑人歷史與文化的館,有助于眾人理解并認同他們在美國歷史上常被忽略的杰出貢獻。事實上,博物館的偉大之處,正在于它們作為歷史保管人,對地方身份認同、公民意識構建等方面的卓越作用。尤其是,在一個國家和民族間沖突加劇的世界里,博物館這項功能具有巨大的當下價值。
博物館教育——課堂教育的拓展與延伸
博物館有著豐富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資源,它將科學、歷史、藝術等方面的知識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加以展示,具有很強的連續性和感染力。相對于學校單一的灌輸式教育,博物館的教育環境更具有立體感,更能引發學生的興趣點,能對學生所學知識的及時補充、拓展與延伸,這也正是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的不同之處。但是由于專業組織者和志愿者的資源問題,這些課程數量還是比較少。很多家庭自行去帶孩子主要就是參觀和體驗,缺乏引導,探究和發現也不夠。
談及博物館教育,鄭奕推薦了此次正值國際博物館日之際,復旦大學博物館與金華市博物館主辦的“一面見君懷——明清江南扇面展”的特別展覽。該展最大的亮點是,本次展覽的策展團隊主要由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2016級本科生組成,共分為內容策劃及宣傳推廣、形式和文創設計、教育活動策劃及實施等3個小組。在老師的帶領下,內容組解讀展品內涵,在此基礎上設計展覽結構撰寫說明文字,并在完成內容策劃工作后致力于線上線下的各項宣傳活動;設計組承擔展廳內展標、展板和說明牌的各項設計,以及以展品為核心元素的文創產品;教育組則圍繞明清江南扇面書畫相關的元素展開,為不同受眾提供了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博物館小達人活動招募
自新聞晨報·晨才學院開展博物館小達人活動開始后,已陸續組織了近500人次的學生走進上海各大博物館,如上海博物館、上海歷史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電信博物館、上海郵政博物館等,在專業的活動流程設計的引導下,家長和學生參觀博物館都收獲滿滿。6月16日(周日),新聞晨報晨才學院將聯合復旦大學博物館,推出“一面見君懷——明清江南扇面展”學生專場活動,由復旦文博系的師生擔任導師,帶學生走入扇面的世界,活動報名請關注“晨才學院GMS”公眾號
“一面見君懷——明清江南扇面展”活動介紹
本次展覽展出的六十一幅明清扇面作品皆由金華市博物館提供。當時的江南文人以扇面為載體,或抒發己志,獨自賞玩,或通情達意,往來江湖,扇成為雅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展覽分為“小扇引微涼”、“鑒古書新意”、“天涯懷袖中”、“相看花影間”、“色墨現佳卉”、“扇送往來風”等六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小扇引微涼”著重介紹扇的功能擴展及扇面藝術的發展歷程,為余下單元勾勒背景和輪廓。第二、三、四、五單元則從不同題材與意境入手,展現了明清文人在扇面方寸之間悉心營造,跨越時空的藝術創作及享受,不僅志趣于對話古人,臥游山水,還醉心于閑庭花鳥、芳草佳人。第六單元“扇送往來風”則著重呈現明清文人以扇傳情達意、結社往來的場景,畫派與社團相繼而起,推動著扇面藝術的繁榮。“一面見君懷”不僅表明扇作為明清江南文人抒發自我、往來交游的重要媒介,還暗含著觀眾步入展廳,在欣賞扇面之際體悟作者之懷的深意。此外,展廳最后還設有一個工作臺,展示當今的扇面制作工藝,為大家進一步了解扇文化提供新的途徑與鏈接。
新聞晨報正式推出“晨才學院”,學院將依靠媒體影響力,整合社會優質資源,為6-18歲青少年提供歷史、文化、藝術、科技、體育、公益等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今年,晨才學院將推出各個主題的活動和項目場次200場,參與的學生能獲得官方的活動證書和報告,以幫助學生有效實現背景提升。
重慶將設溫泉旅游日 做響“世界溫泉之都”(2019-10-26)
在那個說走就走的年紀,沒有網絡依舊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雙十一”預售66.66萬元套餐,有人買單嗎?(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問世!維珍銀河將“借殼”登陸紐交所(2019-10-26)
先“賣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級國有景區將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2019-08-30)
中國旅游團在日本遭地接“甩團”(2019-08-30)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