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蔣介石決定在衡山選址修建忠烈祠,以紀念抗戰中陣亡的將士,1943年7月7日忠烈祠落成,同時舉行了首次公祭。忠烈祠在1944年被日軍破壞,后又在文革中被嚴重損壞,現存的建筑是1992年全面修復的。
忠烈祠的建造風格仿造于南京中山陵,由祠宇和墓葬兩大部分組成。祠宇的中軸線上分布著三孔牌坊、七七紀念塔、紀念堂、紀念亭和享堂等主要建筑。當你來到忠烈祠的正門下,抬頭能看到“南岳忠烈祠”五個鎏金大字,是由當時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題寫。穿過正門就能看到五顆直指藍天的炮彈,這就是“七七”紀念塔。五顆炮彈代表著漢、滿、蒙、回、藏等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抗日。
在紀念堂中,你能看到一塊高達6米的漢白玉石碑,碑上刻有薛岳撰寫的《南岳忠烈祠紀念堂碑記》。忠烈祠的紀念亭,全名“安亭戰役紀念亭”,是為了紀念在“淞滬會戰”中安亭戰役犧牲的將士修建,這次戰役是薛岳將軍親自督戰。亭中有塊致敬碑,上面寫有:“游人到此,脫帽致敬”。
當你再登上二百多級臺階后,就可以看到懸掛著“忠烈祠”鎏金匾額的”享堂“,這塊匾額是當年蔣介石親筆寫的原物。堂內有記載著37位抗日將軍生平事跡的石碑,其中包括張自忠、鄭作民、佟麟閣、趙登禹等。享堂后面聳立著一塊巨大的漢白玉石碑,碑中間題有“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字樣。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