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情調,寺廟里四處充滿了對佛的崇拜與敬仰。
從空中看曼谷,在一個河流的轉彎處便是曼谷城市的發源地--大皇宮,這是泰國最有名的古代建筑,地位相當于北京的故宮。
大皇宮是泰國諸多王宮之一,是歷代王宮保存最完美 、規模最大、 最有民族特色的王宮,曼谷王朝從拉瑪一世到拉瑪八世,均居于大皇宮內 。1946年拉瑪八世在宮中被刺之后,拉瑪九世便搬至大皇宮東面新建的集拉達宮居住 。現在,大皇宮除了用于舉行加冕典禮宮廷慶祝等儀式和活動外,平時對外開放,成為泰國著名的游覽場所。
四面佛是到曼谷一定要去的。四面佛,人稱“有求必應”佛,該佛有四尊佛面,分別代表愛情、事業、健康與財運,掌管人間的一切事務,是泰國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對信奉佛教的人來說,到曼谷來不拜四面佛,就如入廟不拜神一樣,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據說四面佛的靈驗超乎尋常,因此,有些游客為了在四面佛前許誓還愿而多次往返泰國,更有許多港臺影視明星,年年都來泰國膜拜四面佛,可見四面佛的魅力。
四面佛原名“大梵天王”為印度婆羅門教三大神之一,乃是創造天地之神、眾生之父,天王在天界中法力無邊,掌握人間榮華富貴,具備崇高之法力。大梵天王有四面、八耳、八臂、八手,每手所執之物均有其深長意義:一手持令旗(代表萬能法力);一手持佛經(代表智慧);一手持法螺(代表賜福);一手持明輪(代表消災、降魔、摧毀煩惱);一手持權仗(代表至上成就);一手持水壺(代表解渴、有求必應);一手持念珠(代表輪回);一手持接胸手印(代表庇佑)。人們在拜四面佛時,通常用鮮花、香燭、木象祭神,或者將麻雀放生,有的則雇幾名穿著泰國古代民族服裝的少女在佛像前隨著音樂邊歌邊舞,意在祭神、謝神或還愿。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