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主寺,由薩迦派創始人昆貢卻杰布于公元1073年始建。分南北兩寺,以仲曲河為界,北寺位于北岸的苯波山前,文革中遭受了巨大的損毀。現在看到的薩迦寺是南寺。寺中珍品浩瀚,文物繁多,尤以元代的壁畫最具特色,被稱為“第二個敦煌”。 寺廟的院墻的顏色以紅色為主,還間以黑、白兩色,這是薩迦教派的重要標志。紅色象征文殊菩薩,黑色象征金剛護法神,白色象征觀音菩薩。三色成花,故薩迦派也稱“花教”。 薩迦寺建筑布局仿照漢區古代城池樣式,具有很強的防御性能。進得寺內,首先是一座宏偉的大經堂,經堂內由40根巨大的柱子支撐,其中最前面的的四根為四大名柱,分別是“元朝皇帝柱”(據傳為忽必烈所賜)、猛虎柱(相傳此柱由一猛虎負載而來)、野牛柱(相傳此柱為一野牦牛用角頂載而來)、黑血柱(相傳是海神送來的流血之柱),大廳可容納近萬名喇嘛誦經,內供三世佛、薩迦班智達及八思巴塑像。 從大殿出來,經廊道至前院,再沿數十級臺階即可抵達大殿頂層平臺。平臺寬且長,內可俯瞰寺廟,外可抗擊外敵。平臺的西、南兩面有寬敞的長廊,廊墻上繪有珍貴的壁畫,南壁繪有薩迦祖師像,西壁繪有大型
更多相關博文
白龍潭(2019-11-02)
真武廟(2019-11-02)
焦作市凈影風景區(2019-11-02)
陪嫁妝村(2019-11-02)
鳳凰嶺(2019-11-02)
云臺天瀑(2019-11-01)
錦繡云臺溫泉山莊(2019-11-01)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