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呈六面七層,均有佛龕。正門向南,塔的南面每層門頂皆有題額,底屋題額為"千佛塔",二層為“羽寶才”,三層為“金剛”、四層為“靈就來”,五層為“天上清”,六層為“聰雨花”,七層為“元明藏”。此寺原為沙門竺曇禪堂,自晉至唐一直處于鼎盛時期,元毀于兵火,明予修復,清咸豐四年再毀,十一年重建,又毀,現僅存一棟殿宇。
更多相關博文
白龍潭(2019-11-02)
真武廟(2019-11-02)
焦作市凈影風景區(2019-11-02)
陪嫁妝村(2019-11-02)
鳳凰嶺(2019-11-02)
云臺天瀑(2019-11-01)
錦繡云臺溫泉山莊(2019-11-01)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