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市場尋覓創業機會的創業者們或許有這樣一種感受:旅游市場的互聯網滲透程度不高,但看到OTA(Online Travel Agent)巨頭們競爭得頭破血流的樣子,生意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好做。
旅游市場中最先被互聯網化的傳統“機票+酒店”市場,已基本上被巨頭們瓜分殆盡。隨著自助游的興起,有創業者開始將目光投向目的地旅游。
這其中就包括了兩位出身于香港銀行業的年輕人:王志豪與林照圍。他們在2014年創立了一個名叫客路(KLOOK)的一站式旅游體驗及預訂平臺。客路目前在東南亞40多個城市和地區有5000個產品線。而據創始人林照圍介紹,其整個亞太地區注冊用戶已達百萬。
在2015年,客路獲得前騰訊吳宵光領投的 150 萬美元種子融資,并在同一年獲得經緯中國及華創資本500萬美元的A 輪融資。
在為數不多的媒體報道中,王志豪和林照圍的創業過程被描述為兩個香港金融男的跨界轉型,但在我們的訪問中,林照圍更愿意將整個過程形容作一個國際化團隊的文化融合。
客路團隊工作人員分別來自中國內地、香港、臺灣以及新加坡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用戶群體的泛亞太化以及團隊的國際化成為其創業特色之一。
所以,這款界面看上去有些“小清新”的APP,更多地是被東南亞區域,尤其是香港和臺灣的年輕人所熟知。究其原因,林照圍直言:“在純出境游市場,內地用戶的旅游習慣還沒有達到‘深度游’的程度。”
這些還在停留在“看世界”階段的內地游客,或許意味著龐大的潛在用戶群。但在現階段,林照圍將自己目標用戶定位在不滿于走馬觀花式傳統旅游的年輕一代。
他拿來舉例的代表產品,是在日本的名為“百種清酒任你喝”,以及在泰國體驗泰式料理做法的活動。雖然客路會在香港機場快線、新加坡動物園等一些游客必去的標準產品上推出折扣,吸引用戶。但林照圍更樂意將平臺上那些體驗式的特色旅游產品看作核心業務。
對于創業者來講,在自己所在的行業中,沒有什么是比巨頭“N足鼎立”更恐怖的。但在目的地旅游這個細分市場中,除了攜程上線了“當地玩樂”,開始試水目的地一日游等產品外,似乎并沒有看到巨頭們有進一步攻城略地的意向。
巨頭們不輕易踏足這個領域是有原因的,盡管游客在目的地的消費會超過機票+酒店的費用。但以特色和深度體驗為賣點的目的地旅游,在實際運營中如何將產品標準化和規模化,卻是個實實在在的難題。而在諸多關于在線旅游的分析文章中,也將整合碎片化形態的旅游資源形容為“臟活累活”。
這樣的“臟活累活”考驗著每個希望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的創業公司。林照圍也承認,旅游資源的整合與用戶需求的匹配,一直是運營過程中的難點。“除了現有的已經推出的5000個左右的產品線外,客路還有上萬個產品沒有上線,就是因為不能確定這些產品跟用戶需求是否匹配”,他說道。如何運用合理的方式將這些產品推出,并在后續有效運營,考驗著這個內部尚在磨合的團隊。
在目的地旅游和消費上打主意的創業者不只客路一個。與客路稍有些相似,但以國內市場為主的旅行產品預定平臺“淘在路上”,曾經是國內目的地旅游與消費創業者中的“明星”。但就在剛剛過去的6月,“淘在路上”對外宣布將停止運營,開始債務整理及清償。
在一封公開信中,“淘在路上”將公司倒閉的原因歸于“資本寒冬”。在投資驟然收緊的局勢下,資本對在線旅游及其衍生出來的細分市場的前景如何考量,成為懸在這個領域創業者們心中的一把劍。
對于客路的未來,林照圍很有信心,但也承認接下來的過程要“咬緊牙關”:“我們已經度過了從0到1的過程,現在是從1到10的過程,這個過程會很辛苦。”
重慶將設溫泉旅游日 做響“世界溫泉之都”(2019-10-26)
在那個說走就走的年紀,沒有網絡依舊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雙十一”預售66.66萬元套餐,有人買單嗎?(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問世!維珍銀河將“借殼”登陸紐交所(2019-10-26)
先“賣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級國有景區將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2019-08-30)
中國旅游團在日本遭地接“甩團”(2019-08-30)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