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閣,又稱臥云寺,以晉人左思詩句:“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的詩意而取名“清音閣”。它位于峨眉山牛心嶺下黑白二水匯流處,海拔為710米。風景名勝清音閣下有雙飛亭,左右各有橋,如鳥翼飛凌,故名雙飛橋,亭下二水匯流處有一巨石,高丈許,形如牛心,砥柱中流,銀濤噴雪,水聲如雷。亭下還有碑,乃明人所題"萬古清音"四字。"雙飛亭"柱懸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弟撰書的楹聯:"雙飛兩虹影,萬古一牛心"。富順詩人劉光弟也曾巧妙地將二橋一石概括為:“雙橋兩虹影,萬古一牛心”。這樣如詩如畫的“雙橋清音”是“峨眉山十景”之一。這里,一年四季,無論晝夜,滿回蕩著水聲,這水聲單一而清晰,加上兩橋,故而譽為"雙橋清音",成為峨眉十景之一。最佳旅游時間清音閣地處四川樂山,屬中亞熱帶氣候帶,具有四季分明的特點,雨量豐沛,水熱同季,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在16.5-18.0度之間,四季皆宜旅游。歷史文化清音閣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大有人在了。唐代初年的高僧繼業三藏,從印度研經歸來,常住在大峨寺后的呼應庵中。夜聽清音,已成了他多年的癖好,每每必至,往返六十多里,風雨無陰。還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傳說:在一個月明星衡的秋夜,他喜孜孜地傾聽著“清音”返回庵中。在黑白二水匯流處,高興地拾得一枚奇石,竟如人面,眉清目秀,活生生的呼之欲出,以為至寶,供奉前,見石之處,后名“寶現溪”。而今,雖然人面寶石不見了,但“寶現溪”這個地名是無法磨滅的,至今還泛起人們聽清音的興頭。
更多相關博文
白龍潭(2019-11-02)
真武廟(2019-11-02)
焦作市凈影風景區(2019-11-02)
陪嫁妝村(2019-11-02)
鳳凰嶺(2019-11-02)
云臺天瀑(2019-11-01)
錦繡云臺溫泉山莊(2019-11-01)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