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文廟,位于龍泉山麓,座南朝北,四進布局是安岳縣紫竹公園的重要古建筑群。嘉慶九年由縣令劉有儀倡導更改舊制,建大成殿、崇圣祠、東西兩廡、戟門、欞星門、墨橋、鄉賢名宦忠義節孝祠,萬仞宮墻等,整個占地約七千平方米,規模宏大,布局舒展、大方。大成殿為單檐歇山式木結構建筑,高十五米,寬二十米,深十五米,搬鰲墜脊,飛檐挑角,顯得十分威嚴壯觀。現屋頂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維修時改建。禮鐘樂鼓二樓于大殿左右兩側,鐘鼓樓分別立有康熙、乾隆御制仕子碑二通。整個建筑陪襯適度,布局得體,具有典型明代古建筑特色。殿內現有欽頌“萬世師表”、“圣集大成”、“德齊幬戴”、“圣神天縱”、“圣協時中”、“斯文在茲”木雕匾額六塊。殿內原設至圣先師孔子及其弟子神位已毀。東西兩廊和其它附屬建筑尚保存完好。 民國時,文廟曾被軍閥部隊占用,后為安岳縣簡易師范學校校址。解放后曾作糧倉。1977年將崇圣祠拆走,戟門外兩碑亭和三洞拱橋改建為燈光球場,萬仞宮墻、蔚起人文石坊、欞星門、泮池猶在,文廟的主體建筑雖然多次維修,但其基本格局仍保存完好,是全省少數幾個工藝精湛、氣勢巍峨的明代古建筑群。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