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到過潞河中學的人,印象最深的一定是她的校園,潞河人親切地稱其為潞園。 潞園之有名,一是面積大,總共有300余畝,碑、亭、湖、山一應俱全;二是古樸,上個世紀初的建筑依然保存完好。整個潞園被兩條軸線貫穿,東西軸線稱為林蔭甬路,長達350米,兩側國槐樹齡均在百年以上,步行其間一種寧靜清幽的感覺悠然而起。南北稱為中軸線,古老的人民樓(衛氏樓1902),紅樓(謝氏樓1903)及綠地、花壇、紀念碑被穿成一串,像蒙塵的珍珠。潞友樓(1935),解放樓(文氏樓1922)對稱分布,散布在潞園的古老建筑因為它而形成規整的布局。 從校園東側的正門走進潞園,沿林蔭甬路西行。南側是面積達20000多平方米的大操場,操場由標準田徑場、網球場、籃球場等組成。田徑場新近翻修落成,全部采用塑膠跑道和天然草坪,其設計和工藝均采用國際標準,可以舉辦國際大型賽事。潞友體育館,大操場,潞園南側的環湖通道以及擬建中的位于潞園西南的第二運動場,共同構成半環型健身通道,以體現潞河強體健身的辦學傳統。 沿林蔭道繼續西行,就進入了老校園區。老校園區的東西兩側為1985年興建的初高中教學樓、實驗樓。老校園區位于林蔭甬路兩側,由德辰山、博唐亭,湖畔、草坪、林蔭構成,加上錯落其間的學生飯廳(1919年)、解放樓、人民樓、紅樓、潞友樓等舊建筑,形成了潞園最具傳統特點的景觀。置身其中,多少會有一種歷經滄桑的感覺,這也是潞園魅力經久不衰的原因。 潞園西南一隅,潞友樓的西南側是建設中的圖書電教中心,潞園最北邊,人民樓北側,是建設中的一組學生公寓建筑,這兩座建筑的外觀和布局與潞河原有建筑渾然一體,體現了校園建設中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的立意。
更多相關博文
白龍潭(2019-11-02)
真武廟(2019-11-02)
焦作市凈影風景區(2019-11-02)
陪嫁妝村(2019-11-02)
鳳凰嶺(2019-11-02)
云臺天瀑(2019-11-01)
錦繡云臺溫泉山莊(2019-11-01)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