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于浙中東陽市六石鎮東北,距市區18公里,沿東諸公路向北轉入旅游專線直至景區山腳。落鶴山屬會稽山余脈,主峰海拔680米,為東陽四大名山之一。景區規劃總面積9.8平方公里,現開發面積3.04平方公里,已擁有四大景區、三大奇觀、50多個自然、人文、植物、氣象景點。絢麗多姿的自然景觀。落鶴山以大自然賦予神奇的自然景觀而欽譽神州,從山角沿螺溪人山登道,滿眼青山自膜,松濤滾滾,溪水潺潺,空氣清新,地貌植被豐厚。穿越天門,迎面危巖峙聳,怪石遍布。澗西,雄偉的金雞巖高約30余米,三面凌空。一只昂首啼鳴的金雞,壯觀非凡,故名“天雞曉月”。再往前繞過令人遐思的“小牧屋”,敲著“呼牛石”,“雙牛斗角”即映人眼簾:兩塊巨巖,一南一北,象兩頭正在殊死爭斗的牛。此景天成,惟妙惟肖,有詩贊:”俯看雙牛酣角斗,不相上下幾時休,牧童無奈難拆開,鼻臭黃牛敗水牛。”最令人神往的是山巔的“月鏡巖”,它長約25米,高8米,以底部極小的的支撐點斜立在絕壁之上,形成下滑之狀,搖搖欲墜,其險無再,故名“飛天月鏡”。由于斯境勝絕,故被制成掛歷流傳社會。此外還有“仙掌立壁”、“凈瓶青松”、“梵天神象”、“神龜望海”等20多處峰石奇觀,以其獨特的風姿展示大自然神奇和美麗。春天,鋪天蓋地的映山紅開遍了每個山脊與深谷,落鶴山成了花的世界。秋天,楓葉緋紅,漫步林角小道,山雀在樹枝唱歌,雄鷹在頭頂盤旋,松鼠跳躍搶追,紅彤彤的山楂果和掛滿藤蔓的獼猴桃又會引人涎流,行游其間,野趣無窮。宏偉壯觀的東陽大石佛,是以原有天然巨巖經人工雕鑿而成,歷時三年。大佛為坐姿彌勒,身高30.7米,座高6米,總高36.7米。袒胸凸肚,咧嘴常笑,瀟灑地屹坐在半山坡上,遠在十里外就遙遙可望,大佛頭部直徑約8米,耳孔內能容10多人,腹腔為一底面積40平方米的石窟,可供集會或游樂,是一處頗具特色的景觀。歷史悠久的文物古跡。落鶴山的文物古跡及傳說故事也頗引人入勝,如山巔有宋時古廟,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拾級登廟憑欄遠眺,東陽北江大地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自古名山隱名士,據明、清縣志記載,元末明初,大學問家楊芾曾在山中依石結廬,隱居讀書。清道光、咸豐年間(公元1821-1851年),鄰村水閣詩人俞鳳崗曾在此創辦“鶴椒書院”并任主講,著有《鶴椒草堂詩抄》六卷,現景區在原址勒石立碑,緬懷先哲遺風。山中還有出土文物石斧(現存市文管處),距今已有7000多年歷史。神奇的傳說故事,均已匯編成冊供游客觀覽。“世外桃源”的山中盆地在落鶴山半山腰中,還深藏著一塊占地20多畝的盆地,這里四面環山,峭崖圍閉,狀若城廓。盆地中亭、臺、廊、榭布局有序,山花野卉競相吐芳,一池碧水綠似翡翠,池中小山古樹橫斜。這里是游客的休息中心,建有餐欽服務和景區管理機構。游客在此花叢竹徑下信步漫游,清香撲鼻,其樂無窮。由于此處環境幽雅,被游客譽為“世外桃源”。
更多相關博文
白龍潭(2019-11-02)
真武廟(2019-11-02)
焦作市凈影風景區(2019-11-02)
陪嫁妝村(2019-11-02)
鳳凰嶺(2019-11-02)
云臺天瀑(2019-11-01)
錦繡云臺溫泉山莊(2019-11-01)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