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院是膠東半島較早的佛院之一,公元824年由新羅人張保皋所建。因建院時請來誦經的首批僧人屬于天臺宗派,誦法華經,故此院命名為法華院。1988年該院重建,1989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院名。整個寺院由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三佛寶殿等組成。古剎掩映在碧樹秀林之中,四周層巒疊嶂。常年云籠霞罩,廟宇香火旺盛。赤山禪院 位于法華院西百余米,由圓仁入唐求法館和赤山閣兩大部分組成,占地1.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其中圓仁入唐求法館共設五個展廳,分別是“心慕佛乘、苦海船筏、慈覺大師、求法巡禮、功成圓滿”,主要展示了隋唐佛教發展史、圓仁法師入唐求法以及回國后在日本建立赤山禪院的過程。赤山閣共分三層,主要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一層為釋迦牟尼塑像與壁畫,二層為鑒真塑像,三層為觀世音菩薩塑像。禪院依山而建,肅穆莊嚴,山林水系,亭榭樓臺,氣勢宏偉,迤邐壯觀。極樂菩薩界景觀區是集雕塑、音樂、噴泉、瀑布、焰火于一體,運用現代的高科技手段,生動演繹古老佛教文化的動態音樂廣場。以水幕環繞襯托,以旋轉滴水觀音為主場景的音樂廣場,弧形看臺東西兩側分列18羅漢石雕,中間石壁上刻有長38米,高10.8米的巨型佛教壁畫——《覺海慈航》,展示了觀音菩薩尋聲救苦、慈悲濟世的神通和功德。錫青銅鑄造的滴水觀音位于廣場中心,高25.8米,重200余噸。其設計之新穎,規模之龐大,效果之獨特,意境之殊勝,非佛之寶地難得一見。 有情眾生,來往游人,能親瞻禮拜,皆緣深福重,可得心想事成,吉祥如意,安康太平之萬千福報。
更多相關博文
白龍潭(2019-11-02)
真武廟(2019-11-02)
焦作市凈影風景區(2019-11-02)
陪嫁妝村(2019-11-02)
鳳凰嶺(2019-11-02)
云臺天瀑(2019-11-01)
錦繡云臺溫泉山莊(2019-11-01)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