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中市的榆次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榆次,春秋時期稱為涂水、魏榆,戰國時期改稱榆次,隸屬太原郡。是游覽晉商文化走廊的合適起點。榆次老城—是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漢城舊址上修筑起來的。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旅游資源獨具特色,集古民居、古城墻、古縣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鋪等人文景觀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為一體,融晉商文化、民族文化、黃河文化、三晉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爐。榆次縣衙—是我國保存完整的縣級衙署,位于北大街東側,占地2萬平方米,始建于宋朝,歷史上曾建有5堂26個院落,內有思鳳樓、寅賓館、牢神 廟、縣丞院等落建筑,有著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作為古代衙署,布局采用座北朝南、中心對稱的形式,主體建筑皆建于同一中軸線上,運用了三進三出、 東高西低的傳統修造方法,顯得層次分明、凝重肅穆、莊嚴巍峨。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