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是一個眾多少數民族聚居地,不同民族的生活飲食特點,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桂林地方風味菜、純樸自然、口味濃郁、酸甜兼容,有著濃濃的草根情懷。桂林的本地風味集酸辣的湘菜和清淡的粵菜風味,家常小炒深受湘菜影響,幾乎餐餐離不開酸辣。隨著近代游覽觀光和現代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桂林市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餐飲業(yè)。餐飲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淮揚菜、閩南菜、潮州菜、西北地方菜、廣西少數民族風味菜等也在桂林形成了氣候。 【特色美食】
1、桂林米粉
桂林不僅山水甲天下,而且米粉也很有名,它圓細、爽滑、柔韌,具有獨特的風味。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大米磨成漿,裝袋濾干,揣成粉團煮熟后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園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最講究鹵水的制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郁。來桂林沒吃過米粉等于白來桂林。
2、恭城油茶
恭城瑤族自治縣位桂林市東南部,距桂林市108公里,全縣山地和丘陵占70%以上,空氣清新,景色優(yōu)美,氣候宜人。桂林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離不開油茶。 油茶不說煮而稱“打”,是各地的統(tǒng)一稱法,而各地的油茶卻各有其不同的風味。油茶的統(tǒng)—制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鹽加水煮沸,多數加生姜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恭城一帶還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澀,并因煮的時間恰到好處,使恭城油茶被舉為各地油茶之冠,享譽桂北和廣西各地。喝油茶不分季節(jié),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來則不分早晚,隨時煮好奉客,而且更為豐盛。恭城現在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xiāng),長壽的秘訣跟油茶也有莫大的關系。
3、陽朔“啤酒魚”
陽朔最出名的特色菜要數啤酒魚了,幾乎西街每家餐館都有這道菜!正宗是陽朔啤酒魚是用漓江河里面的魚來做的,或者用遇龍河的魚做,肉不腥,營養(yǎng)豐富,而且比較難得的魚。先用桂北山區(qū)出產的生茶油烹炸,然后放入桂林產的上等啤酒紅燜而成,具有獨特的香酥鮮嫩風味。燒的器具很特別,魚放在一個平底的盤子里,盤子下面是一個盆子,放了些水,再下面才是火,這樣上面的魚不易燒糊且受熱均勻。做出來的魚肉鮮辣可口,無一絲魚本身的腥味,啤酒和魚肉的香味可以讓人胃口大開。
4、靈川狗肉
又稱地羊,是桂林傳統(tǒng)名吃,盛行不衰。狗肉以黃狗為上,白狗次之,黑狗為下。其吃法也多種多樣,既可以燉爛吃,亦可以紅燒,夏天涼拌,冬季火鍋。還有臘狗肉,春夏上市,其于柔韌中又帶甘美,為下酒佳肴。狗肉有溫補、滋陰作用。其烹制以桂北的靈川縣尤為有名。
5、荔浦芋扣肉
制作荔浦芋扣肉選荔浦芋至關重要。一般選荔浦芋的母芋,橢圓形、皮呈棕色、粗糙、節(jié)間較密、剖面呈紫紅色的檳榔花紋為最佳。荔浦芋扣肉肥而不膩,香味異常。
【特色小吃】
1、馬蹄糕
老少咸宜的桂林馬蹄糕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外形白蓬蓬、熱騰騰、形似馬蹄。馬蹄糕要趁熱吃下,方能顯出松軟、香甜、嫩活的特色。馬蹄糕的制作并不復雜。用粘米舂成粉,篩過,粉子越細越好。但一定要當年新米,當天舂,當天賣,要保持米中固有的水分。和米粉最重要:干了,吃起來帶澀味;濕了,不蓬,變成了松糕。用糖最佳者為桂花糖,其次是白糖。吃的時候一定要趁熱吃哦!
發(fā)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