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鐘樓,位于市中心。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廣濟街口,明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現址,成為一座綰轂東西、呼應南北的軸心建筑。昔日樓上懸一口大鐘,用于報警報時,故名“鐘樓”。 鐘樓整體以磚木結構為主,從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樓體及寶頂三部分組成。樓體為木質結構,深、廣各三間,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攢頂”建筑形式。自地面至寶頂通高36米,面積1377.64平方米;鶠檎叫危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寬均為6米的券形門洞,與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相通。樓分兩層,每層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細窗及雕花門扇,尤其是各層均飾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繪等古典優美的圖案,是一座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宏偉建筑,也是我國現能看到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鐘樓。屋檐四角飛翹,如鳥展翅,由各種中國古典動物走獸圖案組層的獸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襯托下,給人以形式古樸、藝術典雅、色彩華麗、層次分明之美感。高處的寶頂在陽光下熠熠閃光,使這座古建筑更散發出其金碧輝煌的獨特魅力。 由鐘樓北側臺階而上,一層大廳天頂“萬道霞光”的圓形彩繪圖案首先映入眼簾,四周伴有184塊由四季花卉組成的彩繪天花,鮮亮艷麗、栩栩如生。一層大廳的西墻上分別鑲嵌著三方碑刻 ,第一方是1953年西安市翻修鐘樓后留下的碑文記載;第二方是清乾隆五年大修后由陜西巡撫張楷書寫的《重修西安鐘樓記》碑;第三方是由陜西巡撫龔懋賢在鐘樓東遷后親筆提寫的《鐘樓東遷歌》碑,(這三塊牌匾由于鐘樓2樓展廳裝修的原因,已經被展柜遮擋住了)將鐘樓的價值及封建統治階級的政治色彩給予恰如其分的體現和評價。
更多相關博文
白龍潭(2019-11-02)
真武廟(2019-11-02)
焦作市凈影風景區(2019-11-02)
陪嫁妝村(2019-11-02)
鳳凰嶺(2019-11-02)
云臺天瀑(2019-11-01)
錦繡云臺溫泉山莊(2019-11-01)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