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的果子干傳到宮廷里,于是就被宮廷進行了一定的“升華”,選用上好的柿餅,必須是山東耿縣的“耿餅”, 西山(攻略) 北山熟透了的大紅杏自然晾干而成的杏干,再搭配上臺灣的冰糖、 杭州(機票) 的桂花、白洋淀的果藕,用玉泉山的泉水做成的溫白開水一沖調,就成為一份果子干。其中果藕并不是年年有,于是就會用門頭溝的“秋梨”替代,切成薄片蓋到果子干上,口味也是特別好,酸甜適口,又爽脆,又滑膩。
至于皇帝怎么吃果子干,宮廷里也有記述,要五蝠捧壽的團龍碗盛果子干,所以說果子干到了宮廷里,從食材到盛器,都升華到了極致。
在民間,京城的果子店多有出售,也有走街串巷的小販,手持兩只銅冰盞,上下顛動,敲出有節奏的響聲,十分引人關注。過去稱這些小販是“打冰盞兒”的,他們除了賣果子干,還賣酸梅湯、玫瑰棗、煮海棠、泡大紅干兒,都是老北京人夏季食用的小吃。
好吃歸好吃,但終歸還是由于街上小販在制作果子干尤其是柿餅的過程中的衛生問題,國家在1953年明令禁止了制作果子干,于是這款小吃也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