縹緲峰景區位于蘇州太湖西山島西南部,總面積5平方公里,由縹緲峰、水月塢、涵村塢組成。縹緲峰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海拔336米,因經常被云霧籠罩,猶如傳說中的縹緲仙境而得名。 景區建成了10公里長的環山旅游公路和5公里長的登
在無錫市西南大湖邊的群山之中,有一座風景秀麗、環境優美、人文生態資源十分豐富的山峰,她就是“八面生風,四面皆橫”的雪浪山。雪浪山,又名橫山,自古就被列入“太湖七十二峰”之一。 我們說雪浪山是名副其實的“太湖第一峰”,主要
座落于慕蠡洞邊,洞內直徑300米,有西施浣紗、西施橋、胭脂溪等50多處景觀。洞庭洞內景色壯麗奇特,曲折跌宕,在洞天世界中別具一格。據宜興縣志載:“西施洞又名武陵洞。”武陵,則是六朝學士陶淵明筆下的桃源仙境,窈窕靈洞,就深
位于城市西郊舜柯山下,花卉專類植物園,是集科普教育、旅游觀光和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城市特色公園。 科普教育區由科普中心、花卉廣場、盆景園和花卉生產基地組成,利用園區豐富的植物資源和先進的電教化設施,專門設計了針對中小學生特點
花溪夜郎谷生態園 以再現自然風貌、原始喀斯特地形,突出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古夜郎文化為宗旨的夜郎谷生態園,在經歷了五年的規劃和建設后,目前在貴陽花溪已初具規模。 這座集山、水、林、洞等自然景觀于一體,兼容“古屯堡”、“
六廣河大峽谷為烏江過境河谷,最佳游程為20余公里,寬闊處煙波浩淼,狹窄處一線天。其間峰谷陡峭,懸瀑飛瀉,古樹蒼翠,猴群出沒,白鷺翔集。白馬峽、猴愁峽、海馬峽、飛龍峽、赤壁峽、象鼻峽、劍劈峽、海馬峽四十個景,融山、水、洞、
背街是青巖最具特色的一條石巷,電影《尋槍》也在此取景。背街長約二百多米,寬約兩三米,青石板鋪路,兩邊是石砌墻,狹長曲折,幽深古樸,是古鎮最有特點的一條巷子。路面的青石板經過幾百年的沖刷、磨礪,光可鑒人,最奇特的是街邊都是
香紙溝位于貴陽市東北35公里的烏當區新堡鄉,這是一座簡樸自然的山寨,也是一方寧靜清秀的世界。距貴陽市區40公里。風景名總面積50.8平方公里,區內分布有山、水、石、林、洞、瀑布、峽谷、巖溶景光、文化古籍、民族風情君有獨特
陽明洞原名“東洞”,坐落在修文縣城新開發的陽明大道邊的龍岡山上,占地1.5公頃,洞口苔痕蒼綠,藤蘿密布。洞內寬敞明亮,可通往后山。四壁石乳凝結,洞口崖上有明代貴州宣慰使安國亨(彝族)題刻“陽明先生遺愛處”;右側有明羅汝芳
王爺廟坐落在自貢市中區的釜溪河畔。背倚龍鳳山,是一座造型獨特的清中葉建筑。主要采用傳統古建筑布局方法,沿中軸線依次是戲臺、開井和正殿。現存建筑物在抗日戰爭時修市區公路被拆除。 同治年間《富順縣志》,已將王爺廟及其下的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