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埂遺址,在肥西縣上派鎮東1.5公里處,遺址呈臺形,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1983年和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兩次進行發掘,共揭露面積45O平方米。根據地層疊壓關系分為早、中、晚3期。早期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少量
萬年臺風景區,位于安徽省無為縣鶴毛鄉萬年臺行政村,景區內具有奇山異石、蒼松翠竹、藍天綠水、鳥語花香等獨特的原始自然風光和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最有特色的每年清明左右滿山遍野的杜鵑花開得如火如荼,令游客沉醉不知歸路。
南淝河是合肥的母親河,與其姊妹河東淝河正源都在肥西縣高劉鎮東部的江淮分水嶺地區。南淝河古代稱為“施水”,東淝河古代稱為“肥水”,早在東漢桑欽的《水經》和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便有專述。 南淝河古稱施水,源于江淮分水嶺大
李克農故居位于巢湖市居巢區炯煬鎮中李村。故居現占地面積1521平方米,建筑面積550平方米。1999年被列為巢湖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10月,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評為全省十大紅色旅游景點之一。 1
繡溪公園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縣城的越城中路旁,繡溪公園大片水域為現有水域。公園以天然風光為依托,島嶼相連, 自然天成,湖中波光粼粼,荷蓮飄香;岸邊鳥鳴聲聲,綠柳成行。繡溪公園是—座寓史于景,情景交融,風光秀美的民眾公園
石牛古洞,位于安徽安慶天柱山腳下,現存歷代達官名宦、文人墨客的詩文石刻三百多處,黃庭堅定不移曾在此筑室讀書,大畫家李公麟畫有其坐石牛像,宋仁宗皇佑中,王安石游其處有詩刻,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三祖寺西澗,有大石如牛眠,周圍
煉丹湖,坐落在良藥坪,海拔高1100米,是我國第三大高山平湖,可以和天山“天池”、長白山“天池”相媲美。傳漢末左慈曾在此煉丹,因此得名。 它水質清澈、碧綠如玉,四周群山羅列,環境優雅,天晴無風,湖如明鏡,藍天白云,映入其
白崖山位于宿松縣城西北趾鳳鄉境內,距縣城五十余華里。主峰雁戀坡海拔四百七十六米,窄徑凌空,飄崖百例。白崖山,原名白牙山,因產白牙茶而得名,古時有“名山風雨白牙青”之說。“南國小長城”白崖寨就盤臥于向崖山上。 白崖寨居
明堂山位于皖西南大別山腹地安徽省岳西縣境內,屬大別山體系,它自多枝尖山脈蜿蜒而來突起三峰形成,主峰海拔1563米。相傳,漢武帝封禪古南岳——天柱山時,設祭拜之“明堂”于此山而得名;民間因其雋秀婀娜的山形與天柱山的雄偉挺拔
“渡仙橋”在天柱山的第二高峰天池峰上。天池峰一裂為三,由兩段窄窄的石條把三個峰頂連接在一起,便是著名的渡仙橋。 渡仙橋需要小心翼翼地跨過,沒有膽量和意志不堅的人,難跨此橋,故又稱“試心橋”。俗語說:“人到橋頭皆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