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山風景區位于青海省大通縣橋頭鎮東側的北川河畔,是大通中部的一座主要山峰,面積約3.24平方公里。因山頂原有太元宮(即關帝廟)而得名“老爺山”,又稱“元朔山”“北武當”。主峰海拔2928米,相對高度486.5米,高差
互助土族納頓莊園為國家AAAA級土族故土園旅游景區接待點之一。莊園占地面積為27000平方米。內設青稞酩餾酒大作坊,西北最大的地下酒窖,金花演藝中心,五星級農家院,鄉村廚房,鄉村酒吧,鄉村旅館,書畫奇石根雕院,高原鄉村
王朗自然保護區位于平武縣境內,地處全球生物多樣核心地區之一的喜瑪拉山-橫斷山區,保持了完整的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內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等7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里既是大熊貓棲息的重要走廊地帶,又是連接岷山大熊貓種群的樞
甘谷大像山位于天水市甘谷縣城郊約三公里。山體正看如旗,橫看如龍,因為山中懸崖間峭壁上有大洞窟一個,洞內有一石胎泥塑大佛而得名。甘谷縣八景中稱之為“懸崖大像”。 甘谷大佛石窟造象可遠溯至北魏,具體年代已經無從稽考。現存釋
女媧祠的建造年代,目前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1986年,天水牧馬灘出土秦墓木板地圖,其中繪制葫蘆河的2號圖標有一亭形物。據學者考證,此亭形物當為女媧祠。胡纘宗在《秦安志》中也記載,女媧祠“建于漢以前”
仙人崖景區是國務院公布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之一。位于天水市東南65公里處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麥積山石窟的東北方向,始于南北朝,據今近一千六百年。宋代稱“華嚴寺”,明代永樂皇帝賜名“靈應寺”。相傳此處過去常有高人隱居于此
花石崖,位于甘肅清水縣隴東鄉。在縣城東南28公里的隴東土寨村之間溝河下游,渭河北岸盤龍山中段,西北向支峰南坡,海拔最高處1823米,山對面下到五里為310國道。這里峰巒疊嶂、翠柏掩映,清泉流水,春花秋實,萬紫千紅,故稱
趙充國墓早建于漢朝。宋代又置了祭田,廣栽松柏,建立祭殿。清嘉慶、道光年間,詔諭大規模修葺,現存的墓碑皆為清代遺物。墓區現存封土冢,冢略呈圓錐 體,高2.5米,周長18米,青草茂密,靜幽清寂。冢前有碑亭兩座,內立清嘉慶十三
在德夯居住著一群苗族百姓,民風古老純樸。他們以歌為媒,自由戀愛。女人喜戴銀飾,穿無領繡花衣;男人愛結綁腿,吹木葉。他們自己種桑養蠶,紡紗織布,手工織品巧奪天工。這里的人們沿用古老的方法榨油、造紙、碾米、織布,用筒車提水灌
寶山國家礦山公園(工礦旅游景區)規劃面積7.8km2,核心景區占地面積1.48km2,是以古代采礦遺址、現代采礦遺址為核心景觀。景區以礦冶歷史文化為主題,充分展示古代和現代采掘工藝流程為主要內容的一個當今時尚特色旅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