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水夢園 位于通州區潞城鎮東南潮白河邊,園內有18萬平方米的水面。游人在這里不僅可以到運河古道散步,還可以到動物園里看孔雀開屏。具特色的是“臨湖草堂”和 “百步廊”、“古街”,商幌高懸,古色古香,坐內小憩,品茗小酌,
通州清真寺乃北京地區四大清真寺之一,郊區稱首。其元代創建,歷史之悠久,僅次于宣武區牛街。明代正統,萬歷間予以重修。清康熙、乾隆帝游通州時曾經至此,再增修之。1945年,此寺曾辦大學。寺前胡同曾因寺而名清真寺街,今名胡同。
于家務清真寺 于家務清真寺位于家務村,全村3400多口人,80%的人是回民,建于明代永樂年間,建筑風格獨特,為獨具匠心的“勾連搭”式建筑,占地4386平方米。通州區第二大清真寺. 東向一進院落另帶北跨院。主體建筑是禮拜殿
丁氏民居丁氏民居位于縣城人民街廟兒巷2號,建于清代末年,系丁錫奎的住宅。丁錫奎(1843-1912),秦安縣丁家店(今屬通渭縣)人,后住縣城城關,從師于任士言(進士,天水人)。后任陜西靖邊、韓城縣知縣。丁氏民居是秦安縣保
天主堂,位于秦安縣興國鎮南下關25號,縣招待所南200米處。該教堂是天水地區中西合壁的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教堂建于民國9年(1920),美國籍傳教士艾嘉道神父來此傳教,購得南下關成氏等民居設簡易教堂。民國14年
大池灣遺址位于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五營鄉,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遺址,距今7800--5000年。這里不僅有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的房址,灰坑,墓葬,窯址和壕溝,而且還有精制的地畫,彩陶和面積很大,構造復
街亭街亭位于秦安縣城東北40公里的隴城鎮,距大地灣遺址8公里,是一處寬約6公里、長達十幾公里的開闊地帶,是關隴大地的咽喉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蜀街亭之戰就發生在這里。街亭所處的位置是
興國寺座落在秦安縣城北街,是一組風格古樸的建筑群。《秦安縣志》記載:“興國寺創建于元至順三年(1332年)。該寺伽蘭殿所藏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胡多見撰書的木刻題記載:“秦邑城北有興國寺,……寺上有般若殿一座,雄鎮
屏山村是鶴峰縣城東去約10公里處一個近乎與世隔絕的小山村,又名平山,因山頂平曠、山側屏立而得名。屏山之腹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環繞,有阡陌古道曲徑通幽;屏山四周峭壁懸空,小小山村猶如航行于武陵群山之波的孤島,
盧村位于黟縣北部,距宏村僅二公里,是以盧姓為主聚居的古村落。盧村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的木雕樓群而著稱,木雕樓享有中國木雕第一樓之譽。 盧村又名雉山村,地處交通要道羊棧嶺南側。據《黟縣雉山盧氏宗譜》記載:盧氏與姜氏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