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山位于安康市城東北15公里關廟鎮境內,海拔867米,山峰突起,如立錐狀,是安康北邊有名的山。山頂開闊,古木交融,上有一寺一殿。“龍興寺”建于明天啟年,建筑群頗具規模,香火極盛。相距百米的“祖師殿”,建于明天順元年(公
擂鼓臺是是陜南著名道教圣地和旅游風景區,有“小武當”之稱。擂鼓臺因相傳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曾在此擂鼓揮軍而得名。風景區北瞰月河川道,南臨漢江谷地,每逢雨后初晴,峰頂蔥郁彼白云環繞,有時還會見到“金頂佛光”的奇觀。自半山以
蜀河古鎮位于蜀漢兩水交匯之處,地處兩省三縣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西達川漢、北上關中、南下鄂西、東進中原,是漢江上游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商貿重鎮,素有“小漢口”之美稱。蜀河一名,最早可推為西周建立之處,周武王封藩屏周時
南鵬島位于廣東陽江東平鎮,距大陸約12海里,占地約1.24平方公里。由兩座小山組成,側看如大鵬展翅,故名南鵬島。俯視成東西走向的8字形,靠東面的山難度不大,山上有兩三塊草坪,島上有過千頭牛羊,現在已經被人承包經營。山上植
通天蠟燭位于春灣鎮的后側,是立于湖水中的一根石柱,因形如巨燭,故得名。這巨燭的來歷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相傳當時春灣雖然山青水秀,但蟲鼠橫行,害得當地染疫者家破人亡。一神仙變成垂垂老者行乞于村中,得一孝子熱情招呼,感其誠
魚王石是陽春八景之一漠陽古韻的一個景點。位于廣東省陽春市春城鎮北面黎湖橋石村,,拔地挺立,象一條沖天而起的黃魚,屹立于漠陽江邊。一座石山雙峰聳立,在兩峰相連下面橫穿一洞,遠看象兩座石山并立,當中橫架一橋,故又稱橋石。魚王
廣東粵西有一條江,名字叫漠陽江。漠陽江,廣東省徑流系數最大的河流。漠陽江發源于陽春市河朗鎮云簾村與信宜市八排村接壤的大云霧山分水嶺南側,初向西南行,流經陽春市馬南山后,轉90°折向東南,在陽江市的北津流入南海。漠陽江干流
北洛灣東隔望了嶺與大角灣相鄰,西隔馬尾山與馬尾島相鄰,南有將軍帽突起于海中。登高望遠,或觀海上日出日落、朝暉夕陽;或觀碧海藍天,水天一色;或觀漁舟點點,穿行于波峰浪谷;或觀青山、碧水、白沙,恰似長畫入卷。更有那白浪與沙灘
水東鎮位于宣城市宣州區東南32km,北緯30°47′,東經118°57′。水陽江東岸。宣州區、郎溪縣、廣德縣、寧國市交界處。西與宣州區黃渡鄉隔江相望,其北部與宣州市孫埠鎮銜接,鎮域內多山和丘陵,地形復雜,高低落差大。東部
石家村,位于上莊鎮之東。北宋開國元勛石守信后裔十五世孫石榮祿遷此建村,石氏后人為紀念祖先功德,顯示其遠祖的榮耀,不僅村莊和所有房屋全部座南朝北,又因當年石守信與趙匡胤交往甚篤,結為棋友,故設計了以房舍、街道、水塘和小溪等